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病源方论

小儿病源方论

书名,4卷,宋·陈文中撰,刊于1254年。卷1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,重点叙述小儿护理;卷2指纹三关及面部形色,记述儿科病的望诊;卷3~4为惊风痘疮的证治。内容简要,并附望诊图。1958年商务印书馆将本书与《小儿痘疹方论》合刊出版,书名为《陈氏小儿病源、痘疹方论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湿脚气

    病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。由寒湿外侵,经气不行,血脉不和所致。证见脚膝软弱,行动无力,顽木浮肿。或拘挛疼痛,或恶寒肢冷。治宜温经除湿为主。兼予活血,通络,舒筋。选用木瓜牛膝丸、酒浸牛膝丸、独活

  • 冲气犯肝

    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冲脉病源流》:“汗之伤血而引肝上逆,故头眩,汗不出,筋惕肉瞤。下之伤气,故腹内拘急,食下动气反剧,身虽有热,卧则欲踡,皆冲气犯肝,肝受其害所见之症也。宜防风白术牡蛎

  • 保元大成汤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九方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白芍药、黄芪、熟附子、山茱萸、砂仁、五味子、陈皮、木香、炙甘草。加生姜、大枣,水煎服。治溃疡元气素虚,精神怯弱,或脓水出多,神无所主,以致睡卧昏倦,手冷身凉

  • 牛刺竻菜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连珠口疳风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科泄秘》卷上,即连珠风。详连珠喉风条。

  • 五脏传变皆痰

    五脏病机之一。见《幼科释谜》。李梴《医学入门》:“五脏传变,皆痰为患。盖痰乃风苗,火静则伏于脾,风动则壅于肺。痰火交作,则为急惊,或成嗽痹。痰火结滞,则为痫钓,或为咳嗽。痰火来去,则为泻青,皆由脾湿而

  • 外科经验方

    书名。1卷。明·薛己撰,约撰于16世纪中期。本书分述肿疡、溃疡、疔疮、乳痈、瘿疬、咽喉口齿、囊痈、下疳、痔疮、便毒、悬痈、臁疮、汤火疮、小儿丹毒诸病的一些外科验方。

  • 生金中毒

    病名。指吞服生金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急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生金毒药物,如白药子、翡翠石、鹧鸪肉、鸭血、白鸭通汁、生鸡屎淋汁等。可参考。参金石中毒条。

  • 促脉

    脉象之一。脉来急促有力而呈不规则间歇。《脉经》:“促脉来去数,时一止复来。”主阳盛热实,血气痰食停滞,亦主肿痛。《脉诀刊误》:“结、促者,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。阳盛则促,脉疾而时止,……虽有止,非死脉也

  • 眼论

    见龙树眼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