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大衄

小儿大衄

指小儿眼、鼻、耳、口七窍出血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九:“血虚受热,散漫失度,出于七窍者,为大衄。”《疡医大全》:“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,药不及煎,死在旦夕俄顷,用冷水当面喷几口,急分开头发,用粗纸数层,蘸醋令透,搭在囟门,血即止。次以当归一两煎汤,磨沉香降香各五钱,加童便服之,血自归经。”属血热妄行者,宜凉血止血,用犀角地黄汤加地榆蒲黄紫珠草;属气不摄血,或气随血脱者,宜补气摄血,用独参汤加龙骨牡蛎

猜你喜欢

  • 榻着毒

    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弦缕

    喻脉象坚急不和,如弓弦之缕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弦缕,是胞精予不足也。”

  • 雷大震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雷丰条。

  • 草钟乳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翕翕发热

    证名。指轻微发热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《伤寒论条辨》:“翕翕发热,乃形容热候之轻微。”《内外伤辨·辨寒热》:“翕翕发热,又为之拂拂发热,发于皮毛之上,如羽毛之拂,明其热在表也。”为太阳中风

  • 上膈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首论气为上膈之证,故名。内容从气为上膈、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,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、症状和疗法。

  • 苦板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芺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苦薏

    ①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莲子心之别名。②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野菊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上用方

    方集。见幼幼集条。

  • 坐婆

    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四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