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杀虫。使用具有驱杀寄生虫作用的药物,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法。如驱蛔虫选用使君子、槟榔、苦楝根皮、鹧鸪菜(红叶藻科)、石榴皮、雷丸、榧子等。驱蛲虫选用榧子、雷丸、芜荑、使君子、大蒜、苦楝根皮、百部、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五。因风热壅滞肌肤所致。其症体表生疮,溃流脓血后,脓腔呈空壳状,仅留一层薄皮。宜用苦参、密陀僧、蛤粉、儿茶各等分为末,先清洗疮面,揭去白皮、脂油调搽;脓水多者干撒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非因情志因素而时时流泪的证候。可分冷泪和热泪。冷泪包括风冷刺激所致之迎风流泪和泪液排泄受阻所致之无时泪溢。热泪常见于热证眼病及异物入目等。详见冷泪、热泪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六。多因跌打、压轧所伤。或伤一骨,或伤数骨,临床以腕舟骨折为多见。伤处肿胀、疼痛、压痛明显,或腕缝错开,活动受限。一般断端很少移位,如手向后翻贴于臂者,医者双手握其手背轻轻
见类证活人书条。
见女科辑要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腧穴学概论》。位于肩髃穴与云门穴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。主治肩臂痛不举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桃仁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丁香蓼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