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妊娠大便不通

妊娠大便不通
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大便不通妊娠便秘不通。指妊娠期间出现大便秘结不通或欲便而艰涩不行。多由脾肺气虚、胃肠气滞血虚津亏、大肠燥热所致。脾肺气虚则运化传导糟粕无力。症见大便艰难、虚坐努责、汗出神疲、纳差腹胀气短懒言。治宜益气润肠。方用黄芪汤(《金匮翼黄芪陈皮、麻仁、白蜜)。若情志不畅,或久坐久卧,或孕后胎体增大,压迫大肠,气机通降失常,大肠传导失职致肠中糟粕停搁不下。症见大便不通,脘腹胀满,欲便不畅,矢气则舒,嗳气频作,心烦不得卧。治宜理气行滞通便。方用紫苏饮(《妇人大全良方》)加味。若素体血虚,孕后血养胎阴血更显不足,血虚则津亦涸,不能滋润大肠。症见便秘不通,或欲便而努责难下,面唇白无华,头昏眼花、心悸。治宜养血润燥通便。方用润麻丸(《沈氏尊生书》)去桃仁、加阿胶肉苁蓉首乌。若胃肠素有积热,或孕后过食辛热助阳之品,或孕后外感邪热,致肠道燥热,热灼津液,肠失濡润。症见大便干结,数日一解,下腹胀满,面赤口臭,或身热,便后肛门灼痛小便短赤。治宜清热润肠通便,方用润燥汤(《胎产心法》:阿胶、黄芩苏梗防风当归、麻仁、芝麻)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儿药证真诀

   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。

  • 甲乙经

    即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热盛气分

    指气分的热邪炽盛。症见壮热不恶寒、面赤、心烦、大汗、大渴、舌苔黄干,脉洪大。

  • 血积

    九积之一。指瘀血凝结成积者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三。《金匮翼·积聚统论》:“血积,痛有定处,遇夜则甚,其脉芤濇。……跌扑努力者,多有此症。或忧怒伤其内,风寒袭于外,气逆血寒,凝结成积。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,

  • 黄婆

    气功家隐语。出《入药镜》。指脾土。因黄为脾土之色,脾藏意,故又指意念。

  • 保健按摩

    按摩的一种。又称保健推拿。用作强身保健的按摩方法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养性》:“小有不好,即按摩挼捺,令百节通利,泄其邪气。”常用的有浴面、摩腹、擦腰等法。

  • 风痫

    病名。①指痫症发作由本虚蓄热,风邪乘袭,或肝经有热引起者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五:“风痫病者,由心气不足,胸中蓄热,而又风邪乘之。病间作也,其候多惊,目瞳子大,手足颤抖,梦中叫呼,身热瘈疭,摇头口噤,多吐

  • 心疟

    病证名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心疟者,令人烦心甚,欲得清水,反寒多,不甚热。”《中藏经》:“心疟先烦而后渴,翕翕然发热也,其脉浮紧而大者是也。”后世多指疟疾出现逆传心包者,如《温病条辨》:“热多昏狂,谵

  • 停饮心痛

    病证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第五十六:“心属火,其气炎上,饮为水,其性趋下,……若水饮停积于胸中,火气不得宣通,则阳虚阴盛,其病心中淡淡然欲吐而痛,是为停饮心痛也。”参见心痛、饮心痛条。

  • 盛宏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盛寅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