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太医博士

太医博士

古代医疗教学职称。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,系专门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,官阶从七品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忽作喘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。古称卒上气、卒喘。多由感风感气,或多食多饮而然。治疗须察其所感施治,如用定喘汤加减等。参见卒上气、喘证等条。

  • 经来如屋漏水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经来如屋漏水,头昏目眩,小腹作痛,更兼白带,咽中臭如鱼腥,恶心吐逆,此血虚有热也。先用理经四物汤(四物汤加白术、柴胡、香附、延胡索、三棱、黄芩),次用内补当归丸。”

  • 八脉主病

    小儿食指三关八种脉纹主病。《幼幼新书》引《水镜·八脉主病要括》:“形如鱼刺物惊瘥,形似悬针泻痢多。水字肺惊证已见,乙知疳疾要调和。”“形如曲虫疳患久,如环肾积细详看。逢纹乱后知虫犯,流米通身莫望安。”

  • 肾精

    指肾脏所藏的元精,属肾阴的范围。

  • 闭门草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补气升肠汤

    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方。人参、黄芪、当归(酒洗)各一两,白术(土炒)五钱,川芎(酒洗)三钱,升麻一分。水煎服。治产妇脱肛。

  • 胎自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。多因孕妇气血虚损,胎失滋养;或血热燔灼,胎有所伤;或肾虚胎失所系,冲任不固,不能摄血养胎,以致其胎自堕。参见先兆流产、胎动不安条。

  • 杨梅癣疮

    证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其形如癣,皮肤干燥,瘙痒,破流血水,淋漓秽臭。

  • 茶枯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花散

    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七引申显卿方。朴硝不拘量。为末,每服二钱,茴香煎汤。食前调下。治膀胱有热,小便不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