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大安汤

大安汤

《医醇剩义》卷二:大安汤

药方名称大安汤

处方白芍4.5克(酒炒)五味子1.5克牡蛎12克(煅,研)龙齿6克木瓜3克(酒炒)枣仁6克(炒,研)地黄15克人参15克茯苓6克 柏仁6克

功能主治主惊伤气浮,真阳外越,真阴不守,心悸筋惕。

用法用量金器1具,同前服。

摘录《医醇剩义》卷二

圣济总录》卷二十二:大安汤

药方名称大安汤

处方麻黄(去根节,煎,掠去沫)3两,恶实(炒)3两,甘草(炙,锉)2两,人参半两,赤茯苓(去黑皮)半两,天门冬(去心,焙)1两,麦门冬(去心,焙)1两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四时伤寒,头疼,遍身壮热。口苦舌干。

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,水1盏,加生姜3片,大枣2枚,同煎至7分,去滓温服。并3服,取汗愈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二十二

圣济总录》卷十三:大安汤

药方名称大安汤

处方麻黄(去根节,汤煮,掠去沫,焙)4两,防风(去叉)1两半,芎?1两,羌活(去芦头)1两,桔梗(去芦头,锉,炒)1两,柴胡(去苗)1两,赤箭1两,白鲜皮1两,蔓荆实(去皮)1两,独活(去芦头)1两半,前胡(去芦头)1两半,甘草(炙,锉)半两,人参2两,松花2两,石膏(碎,研)3两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风邪伤人,寒热时作,头痛烦躁,周身疼痛,颈项拘急。

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,水1盏半,加薄荷5叶,煎至8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十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清凉散

    《伤寒温疫条辨》卷四:小清凉散药方名称小清凉散处方白僵蚕(炒)9克蝉蜕10个 银花泽兰当归生地各6克石膏9克黄连黄芩栀子(酒炒)牡丹皮紫草各3克功能主治治温病壮热烦躁,头沉面赤,咽喉不利,或唇口颊腮肿

  • 芦吸散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:芦吸散药方名称芦吸散处方款冬花川贝母(去心)肉桂甘草(炙)各9克鹅管石15克(煅)制法为极细末。功能主治温肺壮阳,化痰定喘。治冷哮寒嗽,喘促痰清。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,噙化咽之,二

  • 蔓荆丸

    药方名称蔓荆丸处方蔓荆子半两,枸杞子半两,牛蒡子(炒)半两,黑牵牛(炒)半两,胡麻半两,白芷半两,何首乌半两,威灵仙半两,荆芥穗半两,独活半两,蒺藜(炒,去刺)半两,细辛(去苗叶土)半两,僵蚕(炒,去

  • 覆盆饮

    药方名称覆盆饮处方覆盆子根 枣(去核)人参白茅根灯心半夏(焙)前胡白术各等分制法上八味,锉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,呕逆不下食。用法用量每服15克,用水220毫升,煎至180毫升,去滓温服,一日三

  • 凉血地黄加人参汤

    药方名称凉血地黄加人参汤处方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黄、人参、升麻、白术、黄芩(酒炒)、甘草。功能主治妇人痘疮发热之时,热入血室,经水先期而来,至4日不止者。摘录《麻疹全书》卷下

  • 二姜汤

    《医方类聚》卷一四一引《烟霞圣效方》:二姜汤药方名称二姜汤处方干姜1两(炮),良姜1两(生)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疟疾;脓血泻利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,热醋调下。如治疟疾,未发前服;又治泻痢,不拘时候服

  • 敷贴脚气药

    药方名称敷贴脚气药处方大戟、茱萸、大黄、官桂各等分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脚气。用法用量酸醋调敷痛处。摘录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一

  • 石榴酒

    药方名称石榴酒处方酸石榴7个甜石榴7个苍耳子30g党参30g苦参30g丹参30g羌活30g 清酒1500ml炮制先将石榴连皮捣烂备用;其余8味药村也捣成细末,然后把石榴与药末一起放入瓷瓶中;倒入白酒浸

  • 牛黄八宝丸

    药方名称牛黄八宝丸处方雄黄15克玄参15克 炒羌活9克黄连(土炒)9克羚羊角9克犀角9克 炒贝母9克乳香9克没药9克青黛6克珍珠1.2克朱砂15克牛黄6克冰片6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。另用金银花、紫花地丁

  • 沉香磨脾散

    药方名称沉香磨脾散处方沉香1分,人参(去芦头)1分,丁香3分,藿香叶(去土)1两,檀香半两,甘草(炙)半两,白豆蔻仁半两,木香半两,缩砂仁半两,白术半两,肉桂(去粗皮)半两,乌药半两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