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头瘟

大头瘟

病名。瘟疫的一种。见《医方考·大头瘟》。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。指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的疫病。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大头瘟,……其症状发于鼻面耳项咽喉间,皆赤肿无头,或结核有根,令人多汗气蒸,初则憎寒壮热,肢体重,头面俱痛,目不能开,上喘,咽喉不利,甚则堵塞不能食饮,舌干口燥,或恍惚不宁。不速治,十死八九。”治宜分清病变所在经络用药。《伤寒括要》卷下:“大头瘟,天行疫毒邪犯高巅,分别三阳经而施治。”可用普济消毒饮、通圣消毒散升降散等。外用三黄二香散马齿苋,麦面并醋调敷。因病患部位及病情重危的不同,又有瓜瓤瘟鸬鹚瘟等名。参有关各条。大头瘟又是瘟毒喉痹的别名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疮痘入目

    病名。见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痘疮入眼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本草韵语

    书名。①清·何梦瑶撰。2卷。刊于1872年。作者将药物分为草、木、果、谷、菜、金石、虫介等类,并以韵语的形式介绍316.种常用药,内容比较简要。②清·陈明曦撰。2卷。约刊于1895年。全书共载药物27

  • 白膜蔽睛

    眼科病证。俗称赤觑、赤瞎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初起,势甚轻微,次后始赤涩有泪,浑睛生障,多脉与眵,日久诸轮廓皆坏,虽略能行走,瞳子不见影动,且障稍高于睛。”其睑内常有椒粟颗粒。类今之沙眼

  • 心邪

    五脏病邪之一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心,则病心痛,喜悲,时眩仆。”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大甚者,心邪自干心也。”

  • 脬气不固

    脬,膀胱的别称。指膀胱之气虚弱,不能约束小便的病变。膀胱与肾相表里。故此证与肾阳虚有关。症见小便淋沥不断,或小便失禁或遗尿等。治宜补肾固脬。

  • 陈并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《医鉴后传》1卷。

  • 黑靥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又名倒靥、黑疮倒靥、陷伏。痘疮收靥时,外感寒邪,腠理复闭,身痛四肢微厥,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。出痘时感受风寒或毒气弥盛,心热与外热壅郁,蒸腾不消,毒复入里;或食少腹泄,脏腑

  • 胡宪丰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骏宁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研究伤寒学,对《伤寒论》十分尊崇,与车宗辂(质中)共撰《伤寒第一书》(1780年)。

  • 丁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肩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小肠气

    疝之俗称,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