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满山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三鬼穴之一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水沟。
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浊阴出下窍。”
证名。指骨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肾痿者,骨痿也。”详骨痿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:LU7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手太阴肺经。手太阴之络穴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于任脉。位于前臂桡侧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另说“去腕半寸”(《灵枢·经脉》):“腕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又名白睛飞血,俗称铺红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:“飞血者,谓赤脉散于白睛之上是也。由肝藏气虚,为风热所乘,致血飘溢,散络白睛,势若飞驰,故谓之飞血。治法宜镇肝气,平心火
见濯之《胎产须知》。即胀后产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胸满气喘不平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上盛则气高。”上盛可由病邪壅阻,致肺气胀满,亦可由真阳不固而上浮,见下虚上盛之证。《素问·脉解篇》:“所谓呕咳上气喘者,阴气在下,阳气在上,诸阳气浮,无所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