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肢拘急

四肢拘急

证名。指手足筋脉拘挛收紧难以屈伸。出《伤寒论·辨霍乱病脉证并治》。《伤寒论大全》卷三:“四肢拘急,拘急者,手足不能自如,屈伸不便,如踡卧恶风之貌,四肢者,诸阳之本,盖因发汗亡阳阳虚是有其证也。”《伤寒绪论》卷下:“四肢为诸阳之本,寒邪客经络之中,故使拘急不和也。有因发汗亡阳,津血内竭,不能营养筋脉而屈伸不便者,有阳气内衰,不能行于四末而拘急疼痛者,大抵有发热头痛,骨节疼而四肢拘急为表证;无身热头疼而倦卧不伸,四肢拘急者,为阴证。若汗下后,筋惕肉瞤而见拘急不仁者,则为气血虚弱也。”多因寒邪侵袭经脉,或热灼阴液,血燥筋枯所致。因寒者,宜温经扶阳,用桂枝加附子汤吐利直中阴经者,宜四逆汤;津血耗伤者,宜芍药甘草汤加味;亡阳者,宜用参附龙牡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唇瞤

    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二。即唇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神膏

    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大概目圆而长,外有坚壳数重,中有清脆,内包黑稠神膏一函。膏外则白稠神水,水以滋膏。”《目经大成》卷一:“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,庄内黑水曰神膏,有如卵白涂以墨汁。”概念欠明确。但

  • 舌本缩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九。即舌缩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健脾丸

    见《中药制剂手册》。人参、炙甘草、砂仁、黄连、桔梗、法半夏各30克,神曲(麸炒)、炒麦芽、炒山楂、炒扁豆、橘皮、山药、莲子各60克,白术(麸炒)、茯苓各9克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3克,每服一丸,日

  • 气海俞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24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腰部,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: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第二腰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腰痛,月经

  • 肝风内动

    眩晕、抽搐、动摇等风动之证不因于外感风邪者,均属肝风内动。有虚证、实证之分。虚者称为虚风内动,实者称为热盛动风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沮弛(jǔchí 咀迟)

    沮,败坏;弛,松弛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味过于辛,筋脉沮弛,精神乃央。”

  • 耳湿

    病名。聤耳的别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:“停耳亦曰耳湿,常出黄脓。”详停耳、聤耳等条。

  • 商阳

    经穴名。代号LI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绝阳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井(金)穴。位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.1寸处。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背动、静脉网。主治中风昏迷,发热,耳聋,齿痛,咽喉肿痛

  • 土位

    运气术语。湿土所主之位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土位之主,其写以苦,其补以甘。”王冰注:“土之位,秋分前六十一日,四之气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