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方。乳香、没药、麝香、防风、羌活、白芷、赤芍药、当归、黄连、肉桂、皂角、五倍子、巴豆、木鳖子、黄丹、蓖麻子、无名异、槟榔、铅粉、轻粉、枫香、荜拨(一用乌药)、松香、黄蜡各等分,桃枝、
五膈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:“胸胁逆满,噎塞不通,呕则筋急,恶闻食臭,名曰怒膈。”参见五膈条。
①正骨手法之一种。适用于骨折后有即将撕裂、分离的碎骨片或有重迭错位者。医者以拇食二指钳住伤处,逐渐加大力量,使碎骨片牢固的卡附于主骨之上,不致再移位;如系重迭错位的骨片,应在牵拉开后,用卡法使断端对齐
六腑病候之一。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少阳属胆,与肝相为表里。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。多因肝气有余、湿热蕴胆、胆气虚怯或猝受惊恐所致。肝气与七情有密切关系,故胆病多有胁痛及精神神志方面症状。胆内藏清汁而
出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即热淫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十大功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将药煎汤,浸洗全身或局部。可以“疏其汗孔,宣导外邪”(《圣济总录》)。如《金匮要略》苦参汤等。
【介绍】:参见程衍道条。
病名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