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。又称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古今医统》。近代《中国针灸学》等名肠风。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开1寸处。主治小儿饮水不歇,黄疸,肠风下血,痔疮,腰痛,遗尿,遗精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0分
出《难经·四十二难》。脾有裹藏血液的功能。参见脾藏营条。
中医丛书。陈易简(无咎)撰。收有《医轨》、《脏腑通诠》、《妇科难题》三种。1924年由上海丹溪学社出版排印本。
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芥子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脊柱骨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海风藤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假蒟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①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又名客运。指天气,即在天的三阴三阳之气。它们又各分主司天之气、在泉之气及左右四间气,构成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,每步各主60日另87.5刻,但对气候的影响仍以司天在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