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吐清水

吐清水

证名。指呕吐清水而无食物者。《古今医统·吞酸叙论》:“吐清水证有五因,有因湿、因痰饮、因寒、因宿食、因虫。明知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为寒湿也;胸膈间漉漉有声者,痰饮也;饮食后而吐清水者,宿食也;但犯寒而作者,胃寒也;心腹时痛而作,亦叶清黄水者,虫也。”因湿者,可用一味苍术丸家秘神术汤;若伤于雨湿而见恶寒发热者,宜用荆防平胃散;因痰饮者,可用茯苓饮橘皮半夏汤;因脾胃虚寒者,可用六君子汤(用伏龙肝煎汤澄清代水煎药),理阴煎;饮冷过度所致者,可用赤石脂散;因宿食者,可用保和丸;因虫者,可用化虫丸。”诸种吐清水,可通用二术二陈汤等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托盘疔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》卷上。即手心毒发生于劳宫穴者,以其手难屈曲,如托盘状,故名。见手心毒条。

  • 马印麟

    【生卒】:1646~约1735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长公,古青(今山东益都)人。三世业医,尤精儿科。因见小儿脐风夭折者甚众,遂辑《保婴秘诀》(1696)。详论婴幼儿之产出、断脐、洗浴、哺乳等调护法。倡断

  • 开宝详定本草

    见开宝新详定本草条。

  • 杨时泰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贞颐,号穆如。江苏武进人。1819年(嘉庆乙卯)举人,精于医,先宗名医周慎斋(之干)之学,后又宗张璐,长于辨证,用药则兼取金元四家之法。选刘若金所撰《本草述》一书中的精华辑成《本

  • ①耳屏前下方处。张口时,此处凹陷如钳,故名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手阳明之标,在颜下含钳上也。”②眼科手术器械。见《眼科菁华录》。类今之眼科手术钳,钢铁制作(见图111)。用以拨除拳毛,或钳取嵌入眼睑内之

  • 皱面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山藿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身重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身重痧,痧症初发,势虽凶暴,未必身重,若饮热汤热酒,痧毒即阻塞经络血肉之间,遍身重痛,不能转侧,或呕吐腹胀,脉伏。放痧之后,治先消瘀解毒。宜三十五号家人方。如痧

  • 郁焦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龙尾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肾囊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即囊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