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炮制法之一。药材经火煅红后,立即投入水内或醋内。矿物类药物如磁石、代赭石、自然铜等多用此法。能使该药物质地松脆,易于研碎。
古代眼科术语。系指患眼视力丧失,已无光感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雷头风,或呕吐,或恶心,年多,冲入眼内,致令失明,……眼前昏黑,不辨三光。”参见犹见三光条。
即上骱手法。是应用手的技巧,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。详见上骱手法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紫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郑氏女科真传·胎前杂症》。指妊娠期乳汁自出。即乳泣。详该条。
古通泻。①排泄。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:“夫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,此五者,天气之所生也,其气象天,故写而不藏。”②针刺手法之一。与补相对。《素问·血气形志篇》:“然后写有余,补不足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天台(今浙江天台)人。撰《药书》10卷,已佚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脏腑惊证之一,详脏腑惊证条。
见《北京地区植物志》。即芦荟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