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炮制法之一。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,直至药物焦黄爆裂。如干姜、附子、天雄等,经炮后其烈性可减弱。
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为脏气乖蹇,阴阳不和,中风中痰,并脱血脱气,至目直视、上视、紧闭、频眨、翻腾动摇(目珠震颤)而作也。夫翻腾动摇,乃目不得心使,而自蓦然察上,蓦然察下,倏左倏右,或
出《难经·六十九难》。运用五行相生和母子关系的理论,来治疗五脏实证。例如肝木生心火,肝是母,心是子,出现肝实证时,不仅要泻肝,还必须泻心火。如肝有实火,症见头痛、眩晕、耳鸣、急躁易怒、面红耳赤、胁肋灼
证名。又名大热。见《幼幼新书》。极热临床见于伤寒发热,脚气毒遍内外,烦热口疮、狂叫等证。《千金翼》以七水凌主大热。参见七水凌条。
见《银海精微》卷上。即猪肝散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痰火上扰所致的头痛。见《证治汇补·头痛》。《医钞类编·头痛门》:“因痰火者,痰生热,热生风故也。痰火上升,壅于气道,兼乎风化,则自然有声。轻如蝉鸣,重如雷声。”证见头痛脑鸣,或偏侧头痛,胸脘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焉文。江苏毗陵(今武进)人。尤长于本草,辑有《本草汇笺》(1660年)一书。
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方。升麻、甘草、牛蒡子、乳香、黄连、栀子、当归尾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桃仁、黄芩、羌活、独活、桔梗、白芷、青皮、蝉蜕、连翘、金银花。为细末,外搽患处。治发眉疮,疮发于眉至额部,初
即原络配穴法,见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较全面地论述切脉与观神察色的主要精微,故名。文中分述望、问、闻、切所搜集各种证候的临床意义,详论五脏脉象与各种病证的关系,提出四诊合参以决死生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