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胆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条。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毛麝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忧愁郁结,五志之火皆动,日夜煎熬,津液干涸,或膏粱厚味,辛辣炙煿,恣意不谨,积热消阴等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饮食之间,渐觉难下,或下咽稍急,即噎胸前,如此旬月,日甚一日,渐至每食必噎,
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肉苁蓉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。即五损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一:“产后气血劳伤,脏腑虚弱,若风冷乘之,血气愈虚,形气羸损,风冷入脏,令人无子,谓之风虚冷劳也。”参产后风冷虚劳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金铁锁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