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南北经验医方大成

南北经验医方大成

书名。10卷。本书为孙允贤医方大成》的增补本改名者。参见医方大成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诇(xiòng)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调条。

  • 紫花草

    见《江苏药物志》。为石荠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湿痢

    病名。指痢疾之因感受湿邪所致者。有寒湿痢与湿热痢之别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湿痢,有寒热之分焉。”亦指痢疾危证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四:“湿痢,腹胀,身重,下如豆汁,或赤黑混浊,危症也。”治疗可选用当归和血散、

  • 暴病者取之太阳

    针灸治疗原则之一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指对急暴病症可以从太阳经着手治疗。

  • 夭疽

    病名。①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颈名曰夭疽。其痈大以赤黑,不急治,则热气下入渊液,前伤任脉,内熏肝肺”。②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指有头疽生于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。左名夭疽,右名锐毒,俱属少阳胆经。多因情志内

  • 假苏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海子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胖大海,详该条。

  • 气痢

    病证名。①指中气下陷致痢者。症见气短言微,面色白,下痢滑脱,所下之物不粘不臭,大便随矢气而出。治宜温涩固脱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气痢,诃黎勒散主之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:“气

  • 夏云集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祥宇,又字英白。河南新息人。长于儿科推拿,撰有《保赤推拿法》(又名《推拿精要保赤必备》(1885年刊行),后有许敬舆(公岩)等之增释本,称《增图考释推拿法》(1933年刊行)。

  • 小儿痃气

    病证名,脐胁两旁弦起疼痛名痃气。由饮食不调,生冷过度,与血气相搏,结聚所成。治宜理气消瘀之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