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升麻榻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杜之巽

    【介绍】:见杜鸿渐条。

  • 羊负来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仲景论十二脉

    仲景论十二种脉象。即纵、横、逆、顺、反、覆、高、章、纲、、卑、损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《内经》十二,仲景十二,凡得二十四脉,未尝非辨证之旨诀,而世皆置若罔闻,则有于司命之职矣。”

  • 淖(nào 闹)

    ①湿盛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淖则刚柔不和,经气乃绝。”②柔润、滑润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膏者,其肉淖而粗理者,身寒。”

  • 痛痹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寒痹。《金匮翼·痹症统论》:“痛痹者,寒气偏胜,阳气少,阴气多也。夫宜通而塞则为痛,痹之有痛,以寒气入经而稽迟,注而不行也。”详寒痹条。一说痛痹即痛风。《医学正传·痛风》:

  • 凉伞遮珍珠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四神汤

    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。即归芪饮,见该条。

  • 脏腑蓄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释谜》。小儿血脉壅实,脏腑蓄热,颊赤口渴,五心烦热,睡不安,惊搐,宜四顺清凉饮。泄泻不止,加煨木香;小便不通,加灯心,木通。

  • 吴溶堂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宁澜条。

  • 炉底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密陀僧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