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劳伤吐血

劳伤吐血

病证名。指因劳力过度,肺胃络脉损伤所致的吐血。《金匮翼·诸血统论》:“劳伤吐血者,经所谓用力太过,则络脉伤是也。盖络脉之血随经上下,往来不休,若络脉有伤损之处,其血因得渗漏而出矣。”《血证论》卷二:“用力努挣而得失血之证者,法宜补气以续其绝,消瘀以治其伤。四物汤加黄芪人参续断桃仁红花、陈酒、童便治之。”或用发灰散。血止后如遇劳即发,则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、五味山药熟地茯神远志之属(见《医钞类编》卷七)。愈后尤须调护,以免复发。参见吐血、内伤吐血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胃二陈汤

    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即苍朴二陈汤,见该条。

  • 齿不生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即齿迟。见该条。

  • 金钩藤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钩藤,详该条。

  • 膈关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4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六、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;并有肋间动、静脉后

  • 吴宁澜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溶堂。阳湖(原属江苏武进)人。撰《保婴易知录》一书,论述保婴、杂症、疮疡等,对于育养小儿,论述较详。

  • 目下纲

    谓足阳明之经筋,统管眼之下部。隋·杨上善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卷十三:“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……阳明则为目下纲。”

  • 用凉远凉

    使用寒凉药物应避开寒凉主令之时,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用寒凉的药物或食物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参见“用热远热”条。

  • 停食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金匮翼》。由于气机不畅,以致食物停滞而形成的脘闷,暖气等症状。治宜理气为主,兼以消导。参见伤食、积滞条。

  • 天干

    参见十天干条。

  • 寒热错杂证

    指寒证与热证错杂互见的病证。如《伤寒论》乌梅丸证即为治寒热夹杂者。《方函口诀》:“厥阴多寒热错杂之证。”除上下寒热交错之外,又有表寒里热证、表热里寒证等。详表证、里证、寒证、热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