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功术语。指在练气功中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,如怔忡、痞逆、躁扰不宁,或腹痛肠鸣不已,或头面赤热,喘蒸汗,形成上脱,或二便引急,形成下脱等。
①泛指自然气候,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夫人禀五常,因风气而生长。风气虽能生万物,亦能害万物。”②六淫之一,《素问·风论》:“风气藏于皮肤之间。”详风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产乳十八论》一书,已佚。
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。为黄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指胃脘上口贲门部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宿食在上脘,当吐之,宜瓜蒂散。”②经穴名。代号RN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脉经》名上管。别名胃脘。属任脉。任脉、足阳明、手太阳之会。位于腹正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水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济生方》。亦名崩中漏下。崩,指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,来势急骤,出血如注,漏是出血量少,淋沥不止,或经期血来,量少而持续日久不止者,前人以其出血淋沥不断,如器之漏,故名。在发病过程中,两
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,按照组方及配伍禁忌等原则,选择适当品种和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。方剂配伍的原则,是按各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,分为君、臣、佐、使四部分。而配伍的宜忌,则有相湏、相使、相反、相畏四种情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仪真(今江苏仪征)人。世医出身,在乡里行医,不分贫富,闻名于当地。
解除风邪并调整营卫失和的治法。风邪自表而入,可引致营卫失调,表现为头痛发热、汗出恶风、鼻鸣干呕、脉浮弱等症。主用桂枝汤,以桂枝解肌祛风而通卫,芍药敛阴而和营,配以姜、枣,甘草相合,即能助正气而调和营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