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补肾阴。详该条。
①真脏脉的简称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太阴藏搏者。用心省真。”②真气的简称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以耗散其真。”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反乱大经,真不可复。”
①皮肤。参皮毛条。②肌肤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病否,其味甘,其音宫,其物肤。”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生平欠详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青皮、厚朴、柴胡、黄芩、知母、酒常山、草果、醋鳖甲各八分,肉桂、甘草各三分,生姜三片,大枣三枚,乌梅一枚,桃仁七粒。水煎露一夜,五更空腹服,渣
见仁端录条。
病证名。指饮酒过量,气血逆乱所致的头痛。见《证治准绳·头痛》。《证治要诀·诸伤门》:“伤酒,恶心呕逆,吐出宿酒,昏冒眩晕,头痛如破。”治宜和胃解酲,常用葛花解酲汤加减。参见头痛条。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官吏兼医家。字乐泉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少业儒,为贡生,曾任太守等官职。因留心医药,觅得同乡郑所藏的喉科秘本《喉科秘钥》一书(郑氏为当地祖传喉科医,世称“西园喉科”),
证名。指下午三至五时左右发热。《类证活人书·问伤寒疟状》:“问伤寒疟状,有阳明证,病人烦热汗出,如疟状,日晡发热而脉浮虚者与桂枝汤,脉实者宜承气汤。”本症在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称日晡所发热。参
灸法术语。①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。每灸一个艾炷,称为一壮。②指艾炷。如大壮灸,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,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