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冷哮丸

冷哮丸

张氏医通》卷十三:冷哮丸

药方名称冷哮丸

处方麻黄(泡)川乌(生)细辛蜀椒白矾(生)牙皂(去皮弦子,酥炙)半夏曲 陈胆星杏仁(去双仁者,连皮、尖用)甘草(生)各30克紫菀款冬花各60克

制法上为细末,姜汁调神曲末,打糊为丸。

功能主治治哮喘咳嗽,遇冷即发,顽痰结聚,胸膈痞满,气逆不得卧。

用法用量每遇发时,临卧用生姜汤送服6克,羸者3克。更以王建膏贴肺俞穴中。服后时吐顽痰,胸膈自宽。服此数日后,以补脾肺药调之。候发,如前再服。

摘录张氏医通》卷十三

《证治宝鉴》卷五:冷哮丸

药方名称冷哮丸

处方麻黄、生乌、细辛、牙皂肉、蜀椒、生白矾半夏曲、胆星、生草、杏仁紫菀款冬花

制法上为末,姜汁调神曲糊为丸。

功能主治散寒化痰,平喘止哮。主哮证遇冷即发,属中外皆寒者。

用法用量张氏医通》本方用量:麻黄川乌细辛、蜀椒、白矾、牙皂、半夏曲、陈胆星杏仁甘草各1两,紫菀茸、款冬花各2两。

注意气虚少食,及痰中见血,营气受伤者禁用;忌食五辛发物。

摘录《证治宝鉴》卷五

猜你喜欢

  • 健脾补胃丸

    药方名称健脾补胃丸处方山楂3两(去核,微炒),白芍药1两7钱(冬月酒润,炒;余月酒润,晒干),白术4两(去须土),广陈皮1两7钱(去白),贝母1两(去心)。制法上为极细末,以神曲水调,熬作糊为丸,如绿

  • 钩藤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五五:钩藤汤药方名称钩藤汤处方钩藤茯神(去木)人参当归(微炙)各30克桔梗60克(炒)桑寄生30克制法上六味,粗捣筛。功能主治治妊娠八九月,因劳动用力,胎动不安,心腹痛,猝然下血,面目

  • 加减当归地榆散

    药方名称加减当归地榆散处方御米壳(蜜炒)2两,当归(焙)1两,地榆半两,黄连(拣净)半两,芍药半两,甘草(炒)半两。功能主治冷热不调,气毒恶毒,湿热肠垢,毒痢休息,膏痢腥秽,干呕不食,肌热,小便涩。用

  • 补气安胎饮

    药方名称补气安胎饮处方党参3钱,白术2钱,茯神3钱,杜仲3钱,续断3钱,桑寄生5钱,蕲艾3钱,阿胶2钱,乌贼骨5钱。功能主治固气安胎。主平素气虚,妊娠三月左右,因起居不慎,引起腰腹胀痛或有阴道出血,脉

  • 二陈白丸

    药方名称二陈白丸处方二陈汤、青州白丸子。功能主治眉心眉棱骨疼;及臂痛,或麻木,或战掉。用法用量服2陈汤,吞青州白丸子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八十五引《仁存方》

  • 藕汁膏

    药方名称藕汁膏处方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汁(又云牛乳)藕汁 生地黄汁制法上药将后二味汁为膏,入前三味搜和,佐以姜汁和蜜为膏。功能主治治胃热消渴。用法用量以匙抄取,徐徐留舌上,以白汤少许送下,一日三至四次。

  • 玄参饮

    药方名称玄参饮处方玄参汉防己升麻羚羊角(锉末)沙参车前子栀子(炒)桑白皮大黄(微炒)火麻仁杏仁(去双仁、皮、尖,汤浸,麸炒黄)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。功能主治治肺脏积热,白晴肿胀,遮盖瞳神,开张不得,赤涩

  • 龙鲤宣痹丸

    药方名称龙鲤宣痹丸处方干地龙(酒炒)1两,蜣螂5钱,全蝎5钱,川甲(俱用酒炒)5钱,露蜂房3钱(炒),制川乌3钱,明乳香2钱,麝香3分。制法用酒煮黑大豆汁泛为丸。功能主治周痹。用法用量每服1钱,陈酒送

  • 白头翁散

    《幼幼新书》卷二十九引张涣方:白头翁散药方名称白头翁散处方白头翁1两,黄连(去须,微炒)1两,茜根(锉,焙干)1两,苏妨木1两,故旧鼓皮(炙令黄焦)1两,甘草(炙)1分,地榆(炙,锉)半两,犀角屑半两

  • 坎离砂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坎离砂药方名称坎离砂处方当归37.5g川芎50g防风50g透骨草50g 铁屑10kg性状为黑褐色的粗粉;质重,稍有醋的酸气。炮制以上五味,除铁屑外,其余当归等四味加米醋适量,煎煮二次,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