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冒眩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路玉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璐条。

  • 傅青主男女科

    丛书名。清·傅山著。刊于1827年。包括《傅青主男科》、《傅青主女科》(附:产后编)。其中《傅青主女科》流传较广。

  • 土石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长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肋疽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夹荧疽。由肝经火毒郁怒结聚而成。生于两胁肋骨间,初起肿块如梅李,渐大如碗,色紫暗或焮红,肿痛连及肩肘,脓溃稠粘者顺,溃出清水者逆。相当于肋骨结核、肋骨骨髓炎等。治宜清热解

  • 转注

    古病名。又名传尸。《外台秘要·传尸方四首》:“传尸,亦名转注。”详转疰、传尸条。

  • 桃仁煎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方。桃仁、虻虫各一升,朴硝五两,大黄六两。为细末,先用醋慢火熬,加大黄、桃仁、虻虫搅拌,再入朴硝搅拌,为丸,鸡子黄大,在酒中浸一夜,每服一丸,空腹温酒送下。治带下,经闭不通。

  • 脾结气陷泄泻

    病证名。指思虑伤脾,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。见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。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忧思太过,脾气结而不能升举,陷入下焦而成泄泻者,逍遥散去归,加升麻、木香;或越鞠、枳术相和服。”参见脾泄、气

  • 阳痓

    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痓》。即阳痉。详该条。

  • 舒氏伤寒集注

    书名。简称《伤寒集注》。10卷。清·舒诏编撰。刊于1750年。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,于《伤寒论》注家中推崇喻氏《尚论篇》,但又认为“其间遗义尚多”,遂以此书为基础,“参考百家,征以症治”(见自序)予以

  • 黄花大远志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