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冷灸相对而言,称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,如艾灸、灯火灸等。
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床备要》。即状如鱼胞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指疔之一,生于手指甲旁尖角间,形如小豆粒,色紫、半含半露,硬如铁钉,状似蛇眼。证治见指疔及代指条。②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,蛇头疔之别称。
舌面无苔,光滑如镜,像剥膜猪肾,色彩鲜艳,乃肝肾阴亏之候。宜滋补肝肾。
病名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崩下之血为青色者,临床极少见。治疗参见血崩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六经厥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暴聋,颊肿,胁胻拘痛,名少阳厥。……考其厥因,多以不胜乘其所胜,气不得行,遂致于逆。”参见六经厥、厥证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三。由于硬下疳引起的横痃破溃。鱼口的命名来源有二说:一为左称鱼口,右称便毒。二为因其创口久久不敛,呈长形如鱼的嘴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下。生于正疔左侧,仍照常法治之。见疔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