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代抵当丸

代抵当丸

证治准绳·类方》卷三:代抵当丸

药方名称代抵当丸

处方大黄(川产如锦纹者,去皮及黑心)120克芒消30克(如欲稳,以玄明粉代)桃仁(麸炒黄,去皮、尖,另研如泥)60枚当归尾 生地黄穿山甲(蛤粉炒)各30克 桂9~15克

制法上为极细末,炼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活血逐瘀。主虚人蓄血。

用法用量蓄血在上焦,丸如芥子大。每次1丸,临卧去枕仰卧,以津咽之,令停留喉下,搜逐膈上之瘀积;中焦食远,下焦空腹,俱梧桐子大,以百劳水煎汤下之。

如血老成积,此药攻之不动,宜去桂、地,加广茂(醋浸透,焙干)30克、肉桂21克。

摘录证治准绳·类方》卷三

《寒温条辨》卷四:代抵当丸

药方名称代抵当丸

处方大黄(酒洗)4两,芒消1两,穿山甲1两(蛤粉炒),夜明砂1两(淘,焙),莪术1两(醋焙),肉桂1两(去粗皮),当归尾(酒蒸)1两,红花(酒炒)7钱,桃仁(不去皮尖,生用另研)70粒。

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。

功能主治太阳表证仍在,随经痰热在里,脉微而沉,反不结胸,其人发狂,以热在下焦,小腹当硬满,小便自利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3钱,生姜汤送下。

各家论述代抵当汤丸,方出《准绳》,盖瘀蓄之血,攻之为难,仲景直用水蛭、蝱虫有毒之物,惟恐药不峻利,亦何待攻之不动而后加减乎?后人不敢用此毒物,故作此方以代之。原方生地黄用之无理,归尾必不可减,故于本方中减去生地1味,倍肉桂,加莪术红花夜明砂,用之殊觉有效。若温病蓄血,用此方去肉桂,加牡丹皮1两,牛膝1两,或止加干漆五钱。

摘录《寒温条辨》卷四

医学心悟》卷三:代抵当丸

药方名称代抵当丸

处方生地1两,当归1两,赤芍1两,川芎7钱5分,五灵脂7钱5分,大黄(酒蒸)1两5钱。

制法砂糖为丸。

功能主治血淋。

用法用量每服3钱,开水送下。

摘录医学心悟》卷三

《准绳·类方》卷三:代抵当丸

药方名称代抵当丸

别名代抵当汤丸

处方大黄(川产如锦纹者,去皮及黑心)4两,芒消1两(如欲稳,以玄明粉代),桃仁(麸炒黄,去皮尖,另研如泥)6-10枚,当归尾1两,生地黄1两,穿山甲(蛤粉炒)1两,桂3钱或5钱。

制法上为极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行瘀血。主蓄血。

用法用量代抵当汤丸(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)。

如血老成积,此药攻之不动,宜去归、地,加广茂(醋浸透,焙干)1两,肉桂7钱。

各家论述用归、地者,欲下血而不损血耳,且引诸药至血分也;诸药皆犷悍,而欲以和济之也。

摘录《准绳·类方》卷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好乳汤

    药方名称好乳汤处方人参1钱,人乳1钟,桔梗1钱,枇杷叶3片。药理作用‘功能主治养浆。主痘浆已起。用法用量上药共煎,去滓服。摘录《痘疹仁端录》卷九

  • 宽中八宝散

    药方名称宽中八宝散处方木香1钱半,归尾1钱半,萝卜子1钱半,真苏子1钱半,槟榔1钱半,砂仁1钱半,沉香1钱,牙皂1钱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七情忧思,胸腹胀满痞塞。用法用量每服1钱,或2钱,黄酒调下。小

  • 金英丸

    药方名称金英丸别名金箔铅丹丸处方虢丹1两,麦门冬(去心)1两,牡蛎1两,知母1两,黄连2大两,干栝楼根2大两,苦参2大两,金100箔,银100箔,生栝楼根2大两(杵如泥,入药中)。制法上为末,用生栝楼

  • 益中活血汤

    药方名称益中活血汤处方黄芪30克,肉桂8克,吴萸10克,丹参15克,乳没各8克,生蒲黄13克,三棱10克;莪术10克,川芎12克,乌药10克。功能主治补气温中,活血散瘀,消肿生肌。主脾胃虚寒,气滞血瘀

  • 补虚止嗽丸

    药方名称补虚止嗽丸处方党参1两,白术4两,云苓3两,当归3两,广皮2两,半夏3两,炙耆4两,炙升麻5钱,柴胡5钱,麦冬1两,五味子1两,炙百合2两,炙冬花2两,白芥子1两,炙草2两。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

  • 胆南星

    药方名称胆南星处方吴茱萸3份,胆南星1份。制法共研细粉,混合。贮瓶勿泄气,备用。功能主治据报道,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00例,均获痊愈。用法用量睡前取药粉15克,用陈米醋调成粘厚糊状饼,敷贴两脚心(涌泉

  • 琥珀抱龙丸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琥珀抱龙丸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处方山药(炒)256g朱砂80g甘草48g琥珀24g天竺黄24g檀香24g枳壳(炒)16g茯苓24g胆南星16g枳实(炒)16g红参24g性状为棕红色的大蜜丸

  • 橡斗膏

    药方名称橡斗膏处方橡斗子(烧存性)功能主治治脱肛。用法用量猪脂和敷。摘录《仁斋直指》卷十四

  • 地干丸

    药方名称地干丸处方槐角2两,当归身1两,黄耆1两,生地黄2两,川芎5钱,阿胶5钱,黄连1两,连翘1两,黄芩1两,枳壳1两,秦艽1两,防风1两,地榆1两,升麻1两,白芷5钱。制法上为末,酒糊为丸,如梧桐

  • 地榆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地榆散药方名称地榆散处方石榴皮、莲蓬(去茎)、甘草(炒)、罂粟壳(去瓤.蜜涂炙),各等分。炮制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,冷热不调,泄泻不止,或下鲜血,或如豆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