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上海饮片炮制规范》。即桂丁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阴血不足引起的盗汗,属于阴虚盗汗范围。《薛立斋医案全集·保婴撮要》:“当归六黄汤治血虚盗汗,内热晡热者。”参见阴虚盗汗条。
病名,出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六。即狐疝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二。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肝属木,脾属土。即肝郁脾虚。详该条。
手足太阳、阳明经脉的合称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阳并于上,四脉争张,气归于肾,宜治其经络,泻阳补阴。”张志聪注:“四脉者,太阳之小肠、膀胱,阳明之胃与大肠,即四形脏之脉也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天灵盖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为疠风兼证。出《疠疡机要》上卷。因脾肺气虚者,宜服补中益气汤;肝肾阴虚者,服六味地黄丸;阳气虚所致者,服八味地黄丸;肝经湿热者,宜用柴胡清肝散;兼发热恶寒者,服圣愈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