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子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夜半而阴陇为重阴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。俗称下巴或下巴颏。
即火针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病在骨,焠针、药熨。”
出《颅囟经》。即疳。详疳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脾胃内伤所致的黄疸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包括谷疸、酒疸、女劳疸、阴黄在内。《医学纲目》卷二十一:“劳役形体,饮食失节,中州变寒,病生黄,非外感而得,只用建中、理中、大建中足矣。”《石室秘录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痒若虫行证,非若常时小痒之轻,乃如虫行而痒不可忍也。为病不一,需验目上有无形证,决其病之进退。至如有障无障,皆有痒极之患。”详目痒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柏子仁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19卷,已佚。
病名。《喉白阐微》:“春温、夏热、秋燥、冬寒、四时皆患白烂。”泛指急性喉病伴有脓性糜烂面或似伪膜者。
命门之火的简称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