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四声本草》。为硇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牛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髋关节脱臼。详胯骨出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松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桑白皮、薄荷、桔梗、川芎、防风、黄芩、前胡、柴胡、苏叶、赤茯苓、枳壳、川贝母各八分,甘草一钱半,生姜三片,太枣二枚。水煎服。治血嗽,症见嗽而多唾瘀血,喉中有腥气,脉浮芤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三方。天南星、木香。为粗末,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昏迷痰塞,牙紧似中风,经治余痰未平者。
出《闽书》。为鹿角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金荞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所致的疾患。《华氏中藏经·阴阳否格论》:“否格者,谓阴阳不相从也。阳奔于上则燔,脾肺生其疸也,其色黄赤,皆起于阳极也;阴走于下则冰,肾肝生其厥也,其色青黑,皆发于阴极也。疸为黄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乌药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