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伪药条辨条。
十问之一。了解病人出汗情况,可辨别病的邪正虚实、表里阴阳。外感病,恶寒、发热、无汗为表实;发热、恶风、自汗为表虚;热不因汗减,为邪已入里,或为暑热、湿温等证。内伤病,不热而汗自出的为自汗,多属阳虚;睡
泛指体表的孔窍。包括九窍、汗窍、津窍、精窍等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天明则日月不明,邪害空窍。”
病名。①指水肿病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故水病下为胻(hēng衡,脚胫)肿大腹,上为喘呼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一:“凡水病之初,先两目上肿起如老蚕色,侠颈脉动,股里冷,胫中满,按之没指,腹内转侧有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大飞扬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18则。明·易大艮撰。作者认为“治病贵先识病性”,其特点是每证必据脉求因,审因辨证,推究病因及其传变,定方用药。治案层层设问以剖析病情、病因、病理变化及处方用药。治法以开郁为先,补益随后,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宋代未独立设科,元、明代医学分十三科,始独立设咽喉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病名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雪口一名鹅口。初生月内小儿,满口生舌上,白屑如鹅口样,故名。”多由胎热蕴于心脾二经所致。治宜清胎毒,或外吹冰硼散,或常以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甘草等煎汤漱口。参见鹅口疮、鹅口、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