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一箭球

一箭球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一箭球

药材名称一箭球

拼音Yí Jiàn Qiú

别名水百足、三角草、三叶珠、单打槌、公芋头

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单穗水蜈蚣Kyllinga monocephala Rottb.,以全草入药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具匍匐根状茎。秆散生或疏丛生,扁锐三棱形。叶通常短于秆,宽2.5~4.5毫米,平张,柔弱,边缘具疏锯齿;叶鞘短,褐色,或具紫褐色斑点,最下面的叶鞘无叶片。叶状苞片3~4,斜展,较花序长很多。夏季从秆顶生一个圆卵形或球形的白色或苍白色头状花序,长5~9毫米,宽5~7毫米,具极多数小穗;鳞片膜质,舟状,背面龙骨状突起,具翅。

生境分部生于湿润草地或田埂边。分布于广西、广东及云南等省区。

炮制洗净,晒干。

性味微甘、微苦,平。

功能主治清热化痰,活血消肿。主治百日咳,疟疾;外用治跌打损伤,蛇虫咬伤。

用法用量0.5-1两,煎服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
注意孕妇忌服。

复方百日咳:鲜一箭球2两,糖适量,用水2碗煎至半碗,冲糖,分3次服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一箭球

药材名称一箭球

拼音Yí Jiàn Qiú

别名三角草、水百足、金纽草、三叶珠、散寒草、水香附、燕含珠、姜牙草、单打槌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
出处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莎草科植物单穗水蜈蚣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茎匍匐。茎散生或疏丛生,细弱,扁锐三棱形,秃净,高10~40厘米。叶狭线形,长达15厘米或更长,宽1.5~2.5毫米,边缘具疏锯齿;叶鞘短,褐色,或具紫褐色斑点,最下面的叶鞘无叶片。头状花序单生,圆卵形或球形,白色,长6~9毫米;苞片3~4枚,叶状,较花序为长;小穗多数,呈倒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,顶端渐尖,压扁,长约2.5毫米,具花1朵;花颖具小尖头,沿脊中部以上有半月形、鸡冠状、有红点的翅。雄蕊3;花柱细长。坚果倒卵形,较扁,长达1.5毫米,棕色。抽穗期5~8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及旷野潮湿处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:"微甘辛,平,无毒。

功能主治疏风,清热,止咳,截疟,散瘀,消肿。治感冒,咳嗽,百日咳,咽喉肿痛,痢疾,疟疾,跌打损仿,皮肤疮肿。

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:"杀虫,解毒,利尿,退热,散瘀,镇痛,生肌,健脾,消食,行气。治蛇伤,百日咳,虚咳,咳血,痢疾,疟疾,外伤出血,跌打肿痛,骨折,感冒,筋骨酸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两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
注意孕妇及阴虚内热者忌服。

复方①治百日咳、虚咳:一箭球二两,冰糖二两。水煎服。

②治疟疾:鲜一箭球二至三两。捣烂,未发病前二小时,冲酒服。小儿用量酌减,水煎服。(宜忌以下出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③治细菌性痢疾:一箭球二至三两。水煎,日分三次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
④治外伤出血:一箭球适量。捣烂,敷患处。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⑤治蛇伤:鲜一箭球,捣烂,敷伤口周围。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⑥治跌打损伤:一箭球一至二两,水煎,冲酒少许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
⑦治咽喉肿痛:一箭球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

⑧治皮肤瘙痒:一箭球鲜草煎水洗。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

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百日咳.一箭球鲜全草1~2两,水煎,加糖分2~3次服,每日1剂,对卡他期疗效较好。痉咳期常以本品5钱,配鱼腥草1两;如合并感染,可再加一点红6钱,分2~3次股。曾治疗约200例。多数在7~10天痊愈或好转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一箭球

药材名称一箭球

拼音Yí Jiàn Qiú

英文名All grass of Unispike Kyllinga

别名金钮草、三叶珠、散寒草、水百足、燕含珠、单打槌、三箭、白顶草、火把草、顶珠草、水蜈蚣

出处出自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单穗水蜈蚣带根茎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Kyllinga monocephala Rottb.[Schoenus coloratus Lour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单穗水蜈蚣,多年生草本。具匍匐根茎。秆散生或疏丛生,细弱,扁锐三棱形,基部不膨大。叶线形,宽2.85-4.5mm,平张,柔弱,边缘具疏锯齿;叶鞘短,褐色,或具褐色斑点。苞片3-4,叶状,斜展。重状花序1,少2-3,圆卵形或球形,长5-9mm,宽5-7mm。具极多数小穗;小穗近倒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,压扁,长2.5-3mm,具1朵花;鳞片膜质,舟状,苍白色或麦秆黄色,具锈色斑点,两侧各具脉3-4条,背面龙骨状突起,具翅,翅下部狭,先端具稍外弯的短尖,边缘具缘毛状细刺;雄z蕊3;花柱长,柱头2。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约为鳞片的1/2,棕色,具密的细点,先端具极短尖,花期5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林下、沟边、田边、近水处及旷野潮湿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辛;苦;性平

归经肺;肝经

功能主治宣肺止咳;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;杀虫截疟。主感冒咳嗽;百日咳;咽喉肿痛;痢疾;毒蛇咬伤;疟疾;跌打损伤;皮肤瘙痒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。

注意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》:“孕妇及阴虚内热者忌服。”

复方1.治百日咳、虚咳:一箭球二两,冰糖二两。水煎服。

2.治疟疾:鲜一箭球二至三两。捣烂,未发病前二小时,冲酒服。小儿用量酌减,水煎服。(宜忌以下出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3.治细菌性痢疾:一箭球二至三两。水煎,日分三次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4.治外伤出血:一箭球适量。捣烂,敷患处。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5.治蛇伤:鲜一箭球,捣烂,敷伤口周围。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6.治跌打损伤:一箭球一至二两,水煎,冲酒少许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7.治咽喉肿痛:一箭球一至二两,水煎服,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8.治皮肤瘙痒:一箭球鲜草煎水洗。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

各家论述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杀虫,解毒,利尿,退热,散瘀,镇痛,生肌,健脾,消食,行气。

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百日咳。一箭球鲜全草1-2两,水煎,加糖分2-3次服,每日1剂,对卡他期疗效较好。痉咳期常以本品5钱,配鱼腥草1两;如合并感染,可再加一点红5钱,分2-3次服。曾治疗约200例,多数在7-10日痊愈或好转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鳐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文鳐鱼药材名称文鳐鱼拼音Wén Yáo Yú别名鳐(《吕氏春秋》),飞鱼(《本草拾遗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飞鱼科动物燕鳐鱼的肉。原形态体略呈长椭圆形

  • 金腰子

    药材名称金腰子拼音Jīn Yāo Zi别名华金腰子来源虎耳草科金腰子属植物中华金腰Chrysosplenium sinicum Maxim.,以全草入药。8~9月采收,晒干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,

  • 无患子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无患子皮药材名称无患子皮拼音Wú Huàn Zǐ Pí别名槵子肉皮(《濒湖集简方》),无患子荚(《本草汇言》)。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

  • 露水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露水草药材名称露水草拼音Lù Shuí Cǎo别名珍珠露水草、换肺散、鸡冠参、蓝耳草、蛛毛蓝耳草、蛛丝毛蓝耳草来源鸭跖草科蓝耳草属植物露水草Cyanotis a

  • 翼核果

    药材名称翼核果拼音Yì Hé Guǒ别名血风根、血风藤、红蛇根、青筋藤、铁牛入石、拉牛入石来源鼠李科翼核果属植物翼核果Ventilago leiocarpa Benth.,以根入药

  • 海茜

    药材名称海茜拼音Hǎi Qiàn别名海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马尾藻科植物马尾藻、亨氏马尾藻、鼠尾藻或铜藻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rgassum enerve C.Ag.;Sargassum hen

  • 曼陀罗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曼陀罗根药材名称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。化学成分白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.35%,

  • 狗核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狗核树药材名称狗核树别名少蕊扁担杆来源椴树科狗核树Grewia oligandra Pierre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。性味淡、微辛,凉。功能主治祛湿解毒。主治痢疾,脚气浮肿。外

  • 野牡丹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《陆川本草》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,秋季挖根,洗净,晒干,切片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野牡丹"条。性味①

  • 风车儿

    药材名称风车儿拼音Fēnɡ Chē ér出处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来源为薯蓣科植物日本薯蓣的果实。8~10月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。地下根茎圆柱形,肉质肥大,粘滑。茎细长,少分枝。单叶对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