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渴。为与消渴区别,故称寻常渴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口燥咽干,此寻常渴,非三消证。”详渴条。
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针法。见该条。
即皮肤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皮者,肺之合也。”参见皮毛条。
指针灸临床治病时穴位相互配合的方法。常用的有:前后配穴法、俞募配穴法、表里配穴法、原络配穴法、远近配穴法、子母配穴法等。详各该条。
飋通瑟。凉风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德雾露萧飋,其变肃杀凋零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该疔不计其数,形圆长如瓜形。治同疔疮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学权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院低级官员。共8人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,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证候。多因患儿感受寒邪,伤及脾胃,肝气逆乱,上扰于胃则吐乳,下扰于肠则泻青。治宜补脾平肝。用异功散加肉桂、白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