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文彦博条。
见医学正印种子编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珍珠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又名杨梅痘子。因其形如赤豆,嵌于肉内,坚硬如铁。
耳骨之一。即鎚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鎚,故名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夜明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BL4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二、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。主
经脉表里相合之名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。
见《北京地区植物志》。即芦荟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倪朱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