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白屈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又作劳瘵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内有积热,而又外感风寒(或风热)所致的吐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外感吐血之因,内有积热,诸经火盛,外有风寒,束其肌表,血络热甚,不得外越,妄行上冲。”因风热者,兼见发热头痛,鼻干口燥,或有咳
粰是麸的异体字。见麸疮条。
又称咀片。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,成为片、丝、块、段等形状,便于煎汤饮服。
见《温病条辨》。即金银花,详该条。
出南北朝《公羊传》。又名孪生、孖生、双产、骈产、釐孳、健子。指一胎生二婴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德州平原(今山东平原)人,其父知嵓也精于医,弟白化任翰林医官使。自正以医术应试,任翰林医学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上虞(今浙江上虞东南)人。为宋宗室后裔,原以儒为业,后得禁方,治病有奇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