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的邪气。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微沉者,膀胱邪干小肠也。”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。参见崩漏条。
中心黑厚燥苔,舌边红色。为脾胃热极,热盛津枯之候。急用三黄白虎汤或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生津,大便秘结者,宜承气汤下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中西医粹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脐下4.5寸,再旁开腹正中线一横指处。主治子宫脱垂。直刺0.5~1寸。
出《周礼》。指徐(粳米)、黍(粘黄米)、稷(谷子,一说为高粱)、粱(上等小米)、麦、苽(菰米)。
书名。陆锦燧辑于1922年。本书辑录清代名医江涵暾、费伯雄、吴贞、薛承基等八家所编医学歌赋,包括脉诊、舌诊、伤寒辨证、药物及方剂等内容,供初学者习诵。
见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即季胁,见该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系以迷信方法治病。参见祝由、十三科各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仲元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