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刺法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扬刺者,正内一,傍内四,而浮之,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。”指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大的针刺方法。其法正中刺一针,四傍各刺一针,均用浅刺法。这种刺法扬散浮浅,故名扬刺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黄连药材之一种,详黄连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禹余粮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大豆黄卷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四。又名瘴毒脚气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指产后肢体发麻,兼有眩晕病症。多因失血过多,气血不能充养周身。或因产后经脉空虚,痰饮瘀阻经络所致。失血过多者,症见手足麻木,或小腹痛,治宜补血益气,方用十全大补汤;痰饮瘀阻者
【介绍】:明医学家。精儿科,尤善治痘。提出医生必须目视指切,意度心推,权衡斟酌,随机应变,庶无一偏之患。因此,将先贤所论及平素亲验之方,撰成《痘疹大成集览》三卷,《汪氏痘书》一卷(1577年),堪为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