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指肾虚。其中多指肾阴虚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一作山提。撰《杂药方》10卷,已佚。
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下肢踝以下部分,由踝、跖、趾组成,上接胫。
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古称澹(亦作淡)饮。指体内水湿不化而生饮酿痰。①为多种饮证痰证之总称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痰饮诸病候》:“痰饮者,由气脉闭塞,津液不通,水饮气停在胸府,结而成痰。”因
颏的俗称。详颏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筱衫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曜孙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三。又各胎不长养、荫胎、卧胎。多因漏红伤胎,漏红虽止,但胎儿发育受阻;或孕妇素体虚弱;或有宿疾,脾胃不和,气血不足,胎失滋养,以致孕至五、六个月,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。宜补益气血
经穴名,代号SP1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慈宫、上慈宫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、厥阴之会。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3.5寸处,股动脉外侧。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寸(《针方六集》);旁开4.5寸(《针灸资生经》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鱼鳖金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