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虚发疟

阴虚发疟

病证名。《医钞类编》卷八:“阴虚发疟……发时其寒如冰,其热如烙,面赤如脂,渴欲饮水,热退则不渴,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肉桂。”参见虚疟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梁逢尧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惠眼观证》,已佚。

  • 嗜卧欲寐

    见但欲寐条。

  • 山桃花

    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猪母刺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刺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芙蓉花叶

    见《普济方》。即木芙蓉叶,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毒药伤胎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。指孕妇误服毒药,损伤胎元。症见腰痛腹坠,胎动不安。宜解毒安胎。用甘草、黑豆、淡竹叶浓煎频服。并根据所服毒药,进行抢救。安胎参见胎动不安条。

  • 拉田草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合萌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湿遏热伏

    亦称湿郁热伏。因湿邪阻遏而致热不能宣散透发的现象。表现为身热不扬、午后热高、汗出而热不退、神疲、头重、胸闷腹胀、厌食、小便黄赤,舌苔白腻或黄腻,脉濡数等。

  • 五棱子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医门约理

    见莫氏锦囊十二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