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:“肠胃本挟于热,因产又水血俱下,津液竭燥,肠胃否涩,热结肠胃,故大便不通也。”治法参见产后大便难。
病证名。指以里急后重为突出的痢疾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七:“重下利者,此是赤白滞下利,而挟热多者,热结肛门,利不时下而久气,谓之重下利也。”治宜清热活血。用芍药汤加减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状如水泡,四周红赤,中间一点黑,坚硬如石,痛不可忍,破后流血水。用土牛膝捣烂入盐少许和匀外敷或用洪宝膏蜜调敷之。此证乃皮肤热毒,只用外治常可愈。
有浮络显露部位的腧穴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夏刺络俞,见血而止。”
病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风牵睑出。详该条。
见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即益智仁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脱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天灵盖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足跟疽。详该条。
即十香返魂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