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脉

猜你喜欢

  • 腋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外台秘要》作掖门,《医心方》作液门。即大巨。见该条。

  • 枸杞头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枸杞叶,详该条。

  • 鼻沥血

    病名。出《兰台轨范》卷五。即鼻衄。详该条。

  • 脉学辑要

    脉学著作。3卷。日本·丹波元简撰于1795年。作者纂辑诸家脉学的精要部分,附录家传及个人心得编成。上卷总论;中卷为28脉形象分析;下卷列述妇人、小儿及诸怪脉。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。

  • 兰廷秀

    【介绍】:见兰茂条。

  • 王鞠坪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德森条。

  • 太阴病

    病名。《伤寒论》六经病之一。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,或寒邪直中,或内伤生冷所致。其特征是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,时有腹痛等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

  • 循法

    刺法名。指入针后,用手指于针刺穴位所在之经络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气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循者,凡下针于属部分经络之处,用手指上下循之,使气血往来而已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后,气不至,用手上下循之,假如

  • 藏气

    即脏气。详该条。

  • 消中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①又称痟中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三:“吃食多而饮水少,小便少而赤黄者,痛中也。”②一名内消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三:“病消中者,不渴而多溲,一名内消。”③即中消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