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盛格阴

阳盛格阴

指热极似寒的一种反常表现。病的本质属热,因邪气深伏于里,阳气被遏,不能外透,表现为四肢厥冷,脉象沉伏或服寒药不纳等假寒症状。但病人心胸烦热,腹部扪之灼热,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反映热盛本质的证候。《医宗金鉴·伤寒心法要诀》:“阳气太盛,阴气不得相荣也。不相荣者,不相入也,既不相入,则格阴于外,故曰阳盛格阴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滋阴降火

    治疗肾阴亏损而肾火偏亢的方法。立法以滋肾益精为主,佐以知母、黄柏、牡丹皮等以降火坚阴,或辅以山茱萸、煅龙骨、煅牡蛎以固涩肾精。常用方如知柏八味丸。

  • 下损及上

    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。参见上损及下条。

  • 皮内针

    针具名。一种浅刺皮下埋置留针的专用小型针具。常用的有颗粒式和揿钉式(即揿针)二种。颗粒式皮内针尾端如麦粒,身长有5分、1寸两种,粗细如毫针;揿钉式皮内针尾部绕成圆形,状如图钉,身长1~2分。使用时将针

  • 武鸣冈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山西介休人。家为世医,精于医术。

  • 脱疽疔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即足背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枯芩

    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黄芩之老根,详该条。

  • 忽作喘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。古称卒上气、卒喘。多由感风感气,或多食多饮而然。治疗须察其所感施治,如用定喘汤加减等。参见卒上气、喘证等条。

  • 商盖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盖条。

  • 四街

    即四气街。《灵枢·动输》:“四街者,气之径路也。”见气街条。

  • 阴寒小便不利

    小便不利证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因寒湿搏于经络者,小便不利而兼见骨节烦痛不得屈伸,汗出短气,恶风,身微肿,脉濡缓。宜用甘草附子汤、术附汤等方。因寒湿内结者,属少阴病,症见小便不利,腹痛,四肢沉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