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长强

长强

经穴名。代号DU1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长彊。别名气之阴郄橛骨气郄为之骨骶。属督脉。督脉之络穴。位于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处,跪伏位取穴。布有尾骨神经后支,肛门神经;以及肛门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,腹泻,痢疾腰脊强痛,癫痫,以及精神分裂症,前列腺炎等。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(图36)。

图36

猜你喜欢

  • 杂症大小合参

   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
  • 烧针丸

    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三方。铅丹、朱砂、枯矾各等分。为末,枣肉为丸,黄豆大,每服三至四丸,戳针尖上,于灯焰上烧存性,研细,凉米泔水调下。治小儿吐泻。

  • 脪(xìn 信)露丸

    《类证治裁》卷八方。莪术、三棱各一两(各用酒浸,巴豆三十个切,炒上二味,去巴豆),干漆(炒,烟尽)、川乌各五钱,硇砂四钱,青皮、雄黄(另研)、茴香(盐炒)、炮穿山甲各三钱,轻粉(另研)一钱,麝香五分。

  • 贴燲

    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一。又称贴燲药,泛指外敷药。与敷贴义同。其组方有寒凉药与温热药之不同;具体用法亦因病情之不一而有所差异。参见薄贴、敷药各条。

  • 十四经穴

    穴位分类名。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穴位,简称经穴。穴位分经,《黄帝内经》中有分散记述,及至《针灸甲乙经》已较系统,载有双穴300,单穴49,合计349穴。到清代《针灸逢源》,经穴的数字已达361穴。现仍以此

  • 太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太渊,见该条。

  • 内经类编

    书名。9卷。元·罗天益编。全名《内经类编试效方》(见钱大昕《补元史艺文志》)。本书系罗氏在他的老师李杲的授意下,将病症及其治疗按照《内经》的理论体系,予以分经类编,是《内经》分类的作品之一。已佚。

  • 肾癌翻花

    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下。即阴茎癌。详肾癌条。

  • 鸦叉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伤寒图歌活人指掌

    书名。一名《伤寒活人指掌》。5卷(一作3卷)。元·吴恕撰于1337年。宋·李知先曾于1166年将《南阳活人书》中伤寒诸证编成歌括,书名《活人书括》。吴氏在《活人书括》基础上予以重订,融会《伤寒论》、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