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因中指生疔,连及旁指而得名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指阴寒偏盛。阴盛则阳衰,往往出现厥逆、痰饮、水气等内寒证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盛则内寒。”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马先蒿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掌禹锡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一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
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大成》。位于耳廓上端,卷耳取之,尖上是穴(《奇效良方》)。主治目赤肿痛,目翳,偏正头痛等。直刺0.1寸;或点刺放血。②经穴别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率谷,见该条。
疝之别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六。详疝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天文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霍乱的俗称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一称:“霍乱之病,挥霍变乱,起于仓卒,与中恶相似,俗呼为触恶。”详见霍乱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赵自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