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铜中毒

铜中毒

病名。因大量吸入铜粉尘及烟雾,或服用过量铜盐中毒。症见头痛头晕,全身乏力,口腔粘膜蓝染,口有金属味,恶心呕吐,剧烈腹痛腹泻,呕吐物及排泄物呈蓝色或绿色,或更见呕血,黑粪。严重者,次日发热,心动过速,血压下降及昏迷、痉挛等,肝肾功能异常,甚则衰竭。中毒时间延长,可见溶血现象。因接触所致者,可见接触性皮炎,湿疹,甚至坏死。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铜毒药物,如慈菇、胡桃、鸭通汁等,可参考。参见金石毒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热赘言

    书名。1卷。原题清·寄瓢子述。初附于《三家医案合刻》之后,刊于1831年。此书内容与《温热病指南集》大致相同。内容详参温热病指南集条。

  • 恶脉

    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由春冬之恶风入于脉络,以致血瘀而成。证见肢体赤脉隆起,如蚯蚓状。治宜活血化瘀,疏通脉络,内服五香汤加味;外敷丹参膏。类似血栓性静脉炎。

  • 温热经纬

    书名。5卷。清·王孟英撰于1852年。卷1~2选辑《内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中有关温热病的论述,并引录前人的注文以阐明一些温热病病原、证候及治法;卷3~4采辑叶天士、陈平伯、薛生白、余师愚等研究温热病、

  • 回头草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锁项疬

    病名。即瘰疬之夹项而生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如黄豆结篓者名锁项疬。”参见瘰疬条。

  • 内经方集释

    书名。2卷。张骥撰。卷上辑录《内经》(包括《素问遗篇》)中的13个方剂;卷下分方制、方宜、方禁三篇,分别引录《内经》中的有关原文,次集各家注文,末为作者按语。

  • 桑根皮

    出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桑白皮,详该条。

  • 胎赤眼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即眼胎赤。见该条。

  • 石萸肉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石仙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医经

    指中医的古典著作。①《汉书艺文志·方技略》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,称为医经,即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黄帝外经》、《扁鹊内经》、《扁鹊外经》、《白氏内经》、《白氏外经》和《旁篇》。②后世有称《黄帝内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