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山茱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。即无比薯蓣丸,见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妙香散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包一虚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入地金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中风证候类型之一。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中风论》。即“邪入于腑”(《金匮要略》)。病情较中脏略轻。症见猝然昏倒,苏醒后可见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言语困难,或伴有大小便不通等症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方。栝蒌仁、半夏、山楂、炒神曲各等分。为细末,栝蒌水和丸,每服二十至三十丸,姜汤、竹沥送下。治食积,痰壅滞,咳嗽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卷二。指阴茎常举不痿之证。详强中条。
五脏气逆证中,肾气上逆的症状,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欠,呵欠;嚏,喷嚏。高士宗《素问直解》:“病气在肾,则为欠为嚏,欠者阴阳相引;嚏者,阴出于阳也。”临床上,肾虚精不足以养神者,常见精神萎靡不振,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