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透穴法

猜你喜欢

  • 腰重

    证名。见《中藏经·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》。指自觉腰部沉重。多因肾虚水湿停滞所致。宜用甘姜苓术汤、三圣汤、渗湿汤、轻腰汤等方。参见肾着条。

  • 千日疮

    病名。生于皮肤浅表的赘疣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又名疣疮、瘊子、尤。由于风邪搏于肌肤而生;或肝虚血燥,筋气不荣所致。本病好发于手背、指背、头面等处。初起小如粟米,渐大如黄豆,突出皮面,色灰白或污黄,表面

  • 六椎

    指第六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六椎下间主脾热。”

  • 目疣

    病名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或眼皮上下,生出一小核是也,乃脾胃痰气所致。”即睥生痰核,详该条。

  • 山猪薯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木花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雪莲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戽斗藤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粪箕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芎黄丸

    《杨氏家藏方》卷三方。川芎、大黄(用无灰酒煮)各二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食后温水送下。治风热壅盛,头昏目赤,大便艰难。

  • 皂角针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
  • 草蜜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刺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