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足胻肿

猜你喜欢

  • 棉花核

    出《兰台轨范》。即棉花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寒疮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即猫眼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手阳明经筋

    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阳明之筋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,结于腕,上循臂,上结于肘外,上臑,结于髃;其支者,绕肩胛,挟脊;直者,从肩髃上颈;其支者,上颊,结于頄;直者,上出手太阳之前,上左角,络头

  • 溺茎

    即阴茎。详该条。

  • 哈刺八都鲁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哈刺八都鲁条。

  • 缓补

    补法之一。用甘缓平和的药物缓缓调补,促使正气逐渐恢复,亦即慢病缓治之意,故称。例如四君子汤补气,四物汤补血,均属缓补范围。

  • 髁(kē 棵)骨

    即髋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暑月水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五。婴幼儿夏暑季节,腹泻,排出物如水样。多因感受暑湿之邪,浸渍肠胃所致。其症多兼小便赤涩或小便不通。治宜清暑利湿,用四苓散加木瓜、木通、车前子。

  • 穿裆漏

    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此即漏管通向会阴,甚或穿透阴囊的复杂性肛漏。宜用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。

  • 五倍根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盐肤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