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解颅

解颅

病证名。又名囟开不合。指小儿到一定的年龄,囟应合而不合,头缝开解,囟门较正常儿为大的病态。一般矢状缝及其他头骨大都在6个月时骨化。前囟的斜径,在初生时约2.5厘米,到12~18个月时闭合。后囟在初生时或闭或微开,最晚于2~4个月时闭合。延迟闭合,多由胎禀不足,先天肾气亏虚,不能充养脑髓而致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肾主骨髓,而脑为髓海,肾气不盛,则髓海不足,不能结成,故头颅开解也。”囟门晚闭见于脑积水、佝偻病、呆小病等。治以培元、滋肾、充髓为主,宜内服调元散(《证治准绳》:人参白术茯苓熟地茯神黄耆山药、炙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石菖蒲、姜、枣),外用封囟散(柏子仁天南星防风研末)猪胆汁调,摊纱布上,敷于囟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鹭鸶涎丸

    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上海、杭州方)。细辛15克,杏仁、焦栀子、生石膏、煅蛤壳、天花粉各60克,炒牛蒡子、鹭鸶涎各90克,甘草12克,麻黄24克,青黛、射干各30克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2.4

  • 翳明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位于翳风穴后1寸处。布有耳大神经、枕小神经;耳后动、静脉分支,深部在颈内动、静脉网(有迷走神经、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)。主治夜盲,近视,远视,白内障;以及内耳性眩晕,视神经萎缩,青光眼,失眠

  • 旱地莲

    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金莲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抱石莲

    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蕨类》。为螺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艳红纹

    指纹红而娇艳,主寒证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
  • 薄皮疮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五。因风热壅滞肌肤所致。其症体表生疮,溃流脓血后,脓腔呈空壳状,仅留一层薄皮。宜用苦参、密陀僧、蛤粉、儿茶各等分为末,先清洗疮面,揭去白皮、脂油调搽;脓水多者干撒。

  • 楼台草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錾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茎物

    即阴茎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手牛押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搔法

    推拿手法。出《礼记·内则》。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