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黄醒消丸
即犀黄丸,见该条。
即犀黄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生。人多呼其官衔“防御”,故名字不详。杭州人。范氏及其子孙均以世传小儿医闻名当时。
《疡科选粹》卷七方。黄连、黄柏各三两,赤小豆、绿豆粉各一两,紫草、寒水石、漏芦各七钱。为末,香油调搽患处,日三次。治热疮遍发,脓血赤烂;及火丹,或如火烧。
足部踝骨以下各骨的统称。包括跗骨、跖骨、趾骨。详各条。
见明目至宝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常以巫术治病,善治外症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暴注,突然水泻,下迫,迫急后重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泄泻论》:“暴注者,是注泄也……下迫者,后重里急,窘迫急痛也。”详水泻、里急后重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金龙胆草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见《痧胀然犀照》。详痧烦、痧睡条。
解剖名。又名泪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大眦有窍,名为泪堂。”指上下眼弦鼻侧端之小孔窍,今称泪点,为泪液排泄通道之起点。即泪小管的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