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GB3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镮铫。别名膑骨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足少阳、太阳之会。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/3与中1/3交点处,侧卧屈股取穴。布有臀下皮神经,臀下神
见《医方考》卷二。即痰膈。详该条。
指酉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指上眼睑。见目弦条。
【生卒】:1509~1580?【介绍】:明代藏族医学家,为舒卡·年姆尼多吉的后裔。西藏人。从幼接受教育,尤精于医学。他所著的《祖先遗教》,是对《四部医典》进行注释的重要著作,至今仍为人们学习医典的重要
治则术语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治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,也就是审察疾病的阴阳逆从,才能确定治法。例如同是发热的证候,其原因有六淫外感、七情内伤以及痰、食、劳怯、虫疰等的不同,有阳盛发热、阴虚
即膜原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此言陷于肉肓,而中气穴者也。”详膜原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阳经之阳络。名关枢,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益母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