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表寒里热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花艾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员柱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
  • 谷胀

    证名。即食胀。指谷食不化所致的胸腹胀满。《仁斋直指方·胀论》:“失饥伤饱,痞闷停酸,朝则阴消阳长,谷气易行,故能食,暮则阴长阳消,谷气难化,故不能食,是为谷胀。”《世医得效方·胀满》:“失饥伤饱,痞闷

  • 保和大夫

    宋代医官职称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
  • 风肿

    病症名。①肿病之一,出《灵枢·五变》,又称痛风肿、痛风身肿。《丹溪心法·水肿》:“风肿者,皮粗,麻木不仁,走注疼痛。”《医学入门·水肿》:“风肿,即痛风肿者,肿面多风热,肿脚多风湿,关脉浮洪弦者,风热

  • 经水乍多乍少

    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经水或多或少。详该条。

  • 怫(fú 弗)

    怫,通郁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怫之兆也。”

  • 精神意识活动的一部分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随神往来者谓之魂”,“肝藏血,血舍魂。”《类经》:“魂之为言,如梦寐恍惚,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。”说明精神活动以五脏精气为基础,具体指出魂与肝血的关系。由于肝不藏

  • 假蒌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假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下三里

    经穴别名。《针灸集成》。即足三里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