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穴位名。即赤筋。详该条。
出《古今药物别名考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二。指小儿壮热惊厥而啼,为热邪炽盛上窜于心,灼伤阴液而成。临床常兼有面黄颊赤,神志恍惚不宁。治宜清热安神。用钩藤散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十二。多由草中花蜘蛛螫伤,复被水湿外浸所致。生于肌肤,起泡作痒,破流粘汁。外敷二味拔毒散。类似虫咬皮炎。即天蛇毒。见该条。
针刺手法要领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《大要》曰:徐而疾则实,疾而徐则虚。”意指进针时速度快,出针时速度慢,能使邪气虚衰,为泻法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间日疟的俗称。见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九。详子母疟条。